原标题:中国山区现状,农民出山吃什么喝什么,提高收入是关键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写的文章“我买了一双价值一双11块钱的解放鞋”,很感人。这位网友从买解放鞋开始,回忆自己过去在农村的生活和农村的现状。
文章讲了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山里的农民不愿意出来,甚至很多人在镇上有了房子,却又回到了山里。
例如,作者写道:“邻居的祖父和祖母仍然常年住在山里。几年前,他们在山外的镇上买了一块土地,建了一栋新房子。他们住在山里,因为他们习惯了山里的生活。山里有手艺,他们能赚钱,他们住在镇上,只能自己掏腰包。”
“还有很多人住在山里。他们在外面有房子。除了两个被扶贫政策分配到房子里的家庭,其余都是自己买的房子。”
“留在山里的人大多五六十岁,在山里住了一辈子,靠山吃山,去没有山的地方,吃的手艺没地方施展,自然不愿意在外面住。”
“后来,我看到大梁山的人拿着一大笔扶贫资金不愿意搬出去。当他们被网友骂的时候,我理解他们。大梁山更穷。如果他们搬走了,不解决收入问题,只能喝西北风。”
作者提到的这些现象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国家大力扶贫,为山区农民建造新房子,帮助他们搬到更合适的地方居住。但同时也要看到,山区农民获得收入同样重要。
可喜的是,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改变了,比如作者提到的大梁山。大梁山是中国扶贫难度最大的“三州三区”之一。前几天看新闻。在大凉山贫困县美姑县,彝族妇女在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扶贫工场”做刺绣,获得了在家赚钱的机会。
在这些“扶贫作坊”里,彝族妇女一边带着孩子干活,生产的刺绣产品通过品多多等电商平台销售,月入1000-3000元。不要觉得这个收入少。据当地妇女称,3000元可能是过去一年务农的收入。
俗话说“扶贫济智先行”,农民多几个收入才是最关键的。此前有报道称,在甘肃省陇南市郯昌县,农民种植黄芪等药材,一部分由当地药厂收购,一部分由商家收购,在品多多销售。他们同时也在药厂工作,每人都有好几笔收入。
近日,第二届农产品节在品多多启动,7万多名农民和新农民参加,预计将带来2亿多份农产品订单。可以想象,许多农民的生活将得到改善。
我衷心希望在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山区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增长机会,收入有所增加,才愿意出山。回搜狐多看
负责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