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字银行的增长和盈利是可以预期的
数字银行
增长和盈利是可以预期的
精确滴灌和深耕实体
一直以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银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年,新冠肺炎突然爆发的肺炎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许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经营压力加大的困境。银行业积极践行责任,持续为企业“输血”。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潘光伟表示,银行业一方面满足了疫情防控企业的融资需求,增加了对受疫情影响行业和地区、中小企业和先进制造业的信贷供应,以促进恢复工作和生产。另一方面,要为疫情防控企业降低成本,获取利润。今年前10个月,金融系统通过降低利率、延迟中小企业还本付息、将收益延伸到小微信贷、降低收费、支持企业重组和债转股等方式,给实体经济带来了约1.25万亿元的利润。
许多银行表示,将继续承担优质银行的责任,合理延续服务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政策,按照最新政策要求,做好制造业、小微企业、企业救助、巩固和扩大扶贫和农村振兴成果,更有效地服务“六保”和“六保”。
光大证券王亦丰预测,2021年,银行业信贷结构将呈现“支持创新、促进零售、稳定基础设施、控制房地产”的特征。公共贷款按照“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原则实施:一是制造业信贷供给突出;二是基础设施行业信贷资源配置以稳定为主,重点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第三,房地产融资仍然坚持“稳中求进”的原则。
技术授权促进变革
将科技基因植入金融是银行业近年来的强项之一。
据《中国证券报》统计,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平安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12家银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除了金融科技子公司,直接银行业务也在扩张。2020年底,招商银行、邮储银行宣布获批建设直营银行子公司。到目前为止,中国有三家独立的法人直接银行公司。直接银行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通过电脑、手机、电话等电子服务手段向客户提供服务的银行形式。是一个完整的网上数字银行概念。
展望未来,“直营银行作为一家科技化的数字银行,将通过差异化的智能金融产品、集约化的运营模式和大数据技术的风险控制,成为未来银行拓展零售业务的主战场,其成长性和盈利性可期。”财新证券分析师周策说。
华泰证券的沈娟表示,随着央行数字现金的深化,商业银行将成为未来数字现金的运营机构,参与支付产品设计创新、业务运营维护等服务。具有前瞻性数字支付的优质银行有望在未来积极介入数字现金支付领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报记者戴
回顾不平凡的2020年,银行业率先在战争的“疫情”中,积极发挥金融力量,救济小微企业,聚焦实体经济,勇于改革创新,发挥金融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
展望2021年,银行业将继续推进改革转型,打造质量金字招牌,激发金融科技生产力。回搜狐多看
负责编辑: